5月7日下午,2003网站太阳集团“雲麓教育論壇”第163期于銀杏樓102報告廳舉行。《高等教育研究》編輯部編審許宏老師以“學術期刊編輯把握論文理論水平的基本尺度”為題作報告。此次講座由蔣家瓊教授主持,校内外師生近60人參會。
此次講座圍繞學術期刊論文的發表流程與編輯視角中學術論文理論水平的評價尺度兩個方面展開。
講座伊始,許宏老師以《高等教育研究》為例,分享了學術期刊論文發表的流程,介紹初審、外審、複審、終審各環節的詳情。緊接着,她從編輯的視角出發,具體闡述審核的三大要素,即學術論文的政治立場和輿論導向、選題價值、理論内涵。在政治立場和輿論導向方面,她強調學術論文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抓住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時代主題。在選題價值方面,她明确指出論文應立足中國實際、回應現實關切。在理論内涵方面,她認為論文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知識與事實間的辯證關系。談及“期刊為何退稿”這一問題,她主要列舉六點原因,即與期刊發文範圍不符、重複率過高、一稿多投、選題缺乏新意、通篇價值判斷替代事實描述與理論性不強。
那麼,是否存在可以觀察、衡量及讨論論文理論水平的可操作标準?許宏老師對此給予肯定回應,并指出一篇具有創新觀點的文章應提出新的概念或對已有概念進行修正。基于審稿策略,她認為編輯審稿最基本的方式為概念審鑒,即鑒别作者提出的新概念及其表達的思想觀念所呈現的邏輯真的程度,包含概念界定和概念的使用。總而言之,概念界定、理性判斷和推理過程可以實現學術理論性,而适當運用概念、判斷和推理則有助于提高學術理論性。此外,她還強調概念是理論研究基本的分析單元,是把握判斷論文選題是否新穎、論點是否鮮明、論據是否充分、論證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據。
在互動環節,在座同學就“如何看待在學術寫作中追求熱點話題”這一問題與許宏老師展開交流。許老師認真解答同學們的疑惑,鼓勵大家求“真”求“實”,做好對“真問題”和“好問題”的價值判斷,在長期學術積澱基礎上自由選題,做學術性、理論性、思想性、創新性強的學術研究,産出經得起時間考驗和實踐檢驗的學術精品。

講座尾聲,蔣家瓊教授以“理論研究精進、審稿建議詳實”總結許宏老師的報告,并表達由衷的感謝。許宏老師以《高等教育研究》為例,為我院師生展現了一場别具一格的“論文寫作”指南課。此次講座增進了同學們對論文選題和投稿流程的了解,對同學們今後的論文寫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嘉賓簡介
許宏,《高等教育研究》編輯部編審,教育學博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期刊編輯研究。著有《中國高等教育理論研究中的科學意識探析》;在《中國高教研究》《比較教育研究》《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編輯之友》《科技與出版》等雜志上發表多篇論文;是“全國高教期刊優秀編輯獎”和“湖北省優秀期刊工作者”獲得者。
供圖:李春治
供稿:向琳芳、李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