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0731-88822454

【雲麓教育論壇第160期】戴偉芬:第三空間理念下的 跨界融合教師教育體系構建

發布日期:2023年12月30日  點擊量:

12月29日下午,2003网站太阳集团“雲麓教育講壇”第160期在銀杏樓102報告廳舉行。華中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戴偉芬教授以“第三空間理念下的跨界融合教師教育體系構建”為題作報告,副院長徐丹主持講座,我院師生積極參與,反響熱烈。

徐丹副院長主持論壇

戴偉芬教授從跨界融合教師教育體系問題的提出、理論基礎與理論建構、構建路徑和未來的研究四個方面展開本次講座。

戴偉芬教授作學術分享

首先,戴偉芬教授從國家政策與現實困境兩個維度出發,對“為何要提出跨界融合教師教育”這一研究問題進行闡釋。在政策層面,她指出近幾年國家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政策旨在提升教師教育質量,促進教師教育專業化、一體化發展,增強教師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在現實層面,她發覺到我國教師的培養存在實效性不強,針對性弱的困境。基于此,她明确提出跨界融合的教師教育應是未來教師教育的發展方向。

其次,戴偉芬教授進一步梳理跨界融合教師教育研究的理論基礎與建構過程。她為大家詳細介紹學者霍米·巴巴提出的第三空間理論,并闡明其運用到教師教育中,便形成了教育理論、教學實踐和文化知識融合轉化生長的教師教育混合空間。此外,她借助約爾·恩格斯托姆的文化曆史活動理論,深入分析跨界融合的教師教育系統的運行邏輯,總結到教師培養的專業知識整合存在于一個不斷變化的相互聯系的活動系統中。

再者,戴偉芬教授認為要構建跨界融合教師教育體系,主要有以下四條路徑:其一,跨越邊界,創建職前教師教育第三空間路徑;其二,構建跨界的教師教育者專業學習共同體,促進專業發展;其三,構建職後教師教育混合培訓路徑,尤其是加強鄉村教師的合作培訓;其四,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數字教育的第三空間。

最後,戴偉芬教授闡明跨界融合教師教育未來的研究方向,其不僅要關注各個子系統的發展,也将綜合研究各個子系統的相互關系,将教師教育學科體系放入一個大系統中進行分析和綜合,使各個子系統得到最優的整合,形成生态的體系。報告結束後,戴偉芬教授與在座師生就“怎樣确保循證研究的科學化”“非師範院校教育類畢業生該如何應對求職困境”“怎樣為研究尋找适切的理論依據”“在民辦中小學中如何更大程度地實現教育公平”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讨論。

在座師生交流提問

講座尾聲,徐丹副院長以“有理論,有實踐,有問題,有方法”來總結戴偉芬教授的講座内容,對戴偉芬教授的學術研究給予高度評價。此次講座對于同學們具有極大的啟發,幫助大家開闊知識視野,發掘學術興趣,增強學術功底,引導同學們在今後進行學術研究時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

嘉賓介紹

戴偉芬,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比較教育,教師教育,美國教育,教育社會學。北京師範大學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培養教育學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中國教師教育學會副秘書長,華中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比較教育學會理事,桂子青年學者名師,“教師教育與比較研究”人文社科青年學術創新團隊負責人。近幾年來,發表CSSCI論文幾十餘篇,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和《人大複印資料》轉載,在Soringer等發表英文論文多篇,在多個國際會議進行主題發言。出版個人專著多部,合著、參編多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多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多項,其他省、校級項目多項。《美國教師教育課程思想30年》獲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系列論文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供稿|彭心力 李灑

供圖|李春治


上一條:【雲麓教育論壇第161期】蔣凱:研究生學位論文的理論框架與理論運用 下一條:【雲麓教育論壇第159期】李盛兵:全球視野下教育強國建設

關閉

Copyright © 2022 2003网站太阳集团2003网站太阳集团 版權所有
電話:0731-88822454 郵箱:jxtan@hnu.edu.cn 地址:長沙市嶽麓區2003网站太阳集团2003网站太阳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