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突如其來的“就地靜止”打破了周六的平靜,也打亂了我們原本自由的校園生活,核酸、排隊、限行成了每日必須,各種通知、打卡、填表、截圖應接不暇。在學校領導班子的有序組織下,生活迅速恢複秩序且向好發展,湖大學子也展現出了臨危不亂的勇敢和甘願奉獻的大氣。
在這次齊心協力、共克時堅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院有這樣一群學生,在學校的諸多工作崗位上默默的維持着秩序,為大家解決問題;在大家隔離期間不能出門打飯、物資緊缺時,充當着大家的“外賣員”,給大家送去盒飯、口罩等醫療物品,是他們的熱情與擔當,讓被疫情陰霾籠罩着的封校生活透着光亮。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工作與生活,聆聽他們的抗“疫”心聲!
陳思(21級教經管班長):
“這段時間以來,我主要負責與樓棟輔導員溝通院系同學情況,負責學院同學每日訂餐統計,取餐派送,上傳下達各種疫情防控指示等工作。這次的疫情防控使我感受到了湖大反應的迅速以及對學生的關心,第一時間的通知,每天的短信,各種鍛煉短視頻,老師和志願者們的挺身而出,都使我們倍感溫暖并且堅定了抗擊疫情的信心。迅速反應,團結一緻,相信我們的‘湖大’,‘湖大人’會很快解除封控,一起去賞美好的春光。”

熊樂天(21級教育學班長):
“這段時間以來,我主要負責望麓橋學生宿舍樓棟送餐、核酸檢測掃樓喊樓、派發口罩、班級日常數據報送、疫情打卡提醒等工作。疫情封校期間,班級小夥伴們非常配合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甚至有不少小夥伴在需要班級力量時,自發地參與到班級的防疫志願服務中,‘我可以’、‘我想報名派發班級物資’、‘包在我身上’。大家協助樓棟派餐、發放物資,并在過程中相互打氣、彼此互助。在參與樓棟抗疫工作的過程中,我看見了不少選擇負重前行不留名字的身影,聽見了許多回複求助的應答,感受到樓棟負責老師的細心暖心、班級夥伴間的理解配合、志願者間的彼此關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裡,我們相互取暖、彼此關懷,攜手抗‘疫’、攻克時難,以青春之名書寫湖湘學子抗‘疫’篇章。相信春回大地,‘疫’霾也終将散盡。”

韋鳳彩(20級教育學班長):
“那是一個普通的周六,全體師生突然收到了‘就地靜止’的通知,作為次密接的我接到了來自疾控、街道、公安局、校醫院等部門打來的電話,也在當天晚上十點被送往龍王港隔離點隔離,次日淩晨四點被轉移至酒店隔離。說實話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二次隔離的我剛開始有點崩潰,但很快調整了情緒投入到工作之中,日常督促健康打卡,協助輔導員做好各項信息摸排和通知發布,同時與隔離的同學相互加油打氣,祈禱疫情早日消退。因為隔離緣故,我能做的其實很有限,所以我珍惜每一次被需要能發熱的機會,同時也感謝在疫情前辛勤付出的每一個人,讓我們相信一起看春暖花開的日子不遠了。”

王心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助理輔導員):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來得有些許突然,以至于它到來的那天早晨我有些手忙腳亂:在學校‘就地靜止’通知下達後,學生紛紛前來詢問發生了什麼、要怎麼辦;實驗室樓棟緊急封閉,學生在外,但實驗器材并未來得及關閉,時間久了會面臨高溫爆炸等危險情況;學生日常所服藥品放在實驗室未能取出……太多突發情況需要我去協助對接處理。冷靜幾分鐘後,我在專職輔導員老師的幫助下,這些事情被一件一件地順利解決,随後迅速調整心态,進入戰“疫”的工作之中。在接下來的這些日子,每天需要負責學生紅黃碼統計報送、核酸信息統計、園區具體分布學生數據、隔離學生信息統計等數據收集統計工作,與此同時也需要具體對接學生,處理學生的突發狀況,解決學生目前的困難。雖然工作量不輕,有時也需要熬到淩晨,但是能為學校抗擊疫情出一份力,盡一份責,是我作為湖大學生,作為助理輔導員,作為一名黨員所應做的分内之事。同時,也十分感謝在疫情中為大家付出的醫護人員、老師、同學及其他工作人員。守望互助,共克時艱!”

趙菲凡(學工部助理輔導員、教經管專業學生支部書記):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我們學習和生活的節奏。在這場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我雖然未能奔赴前線、投身一線,親身參與到抗疫的志願服務中,但是我一直在線上作業,希望能為打赢這場戰‘疫’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通過組織參與支部‘抗疫精神’專題講座,弘揚無懼無畏、敢為人先、攻堅克難的偉大抗疫精神,幫助黨員同志堅定信念、樹立遠大理想;通過參與學院黨員抗疫志願者活動,幫助輔導員管理學院日常抗疫事務與工作,密切關注班級同學的生活與學習狀态;通過編輯‘緻全體本科生班主任老師的一封信’和戰‘疫’:335,全體行動!’等系列推文,号召全校本科生班主任築牢網絡抗疫陣地、積極投身抗疫一線;通過整理近50棟宿舍樓、超2萬名學生的在校居住情況,摸底我校各大園區學生的基本情況,為學校防疫工作安排提供數據參考......在這次抗疫過程中,我看到了醫務人員迎難而上的勇氣、看到了後勤人員無私奉獻的正氣、看到了志願者敢為人先的朝氣!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這是一次對我們全校師生的考驗,讓我們一同攜手打赢這場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一同期待陽光普照、春暖花開。”

李雨佳(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助理輔導員):
“疫情中,我的工作從主要負責2019級碩士日常管理、畢業生就業和研究生會工作的助理輔導員變身成為防控排查員、信息統計員、核酸督導員、防控宣傳員和網絡化管理員。期間,我負責2019級研究生日常防疫事務,如重點地區排查對接、請假銷假、疫苗更新、防疫台賬更新、健康登記表填寫、核酸檢測安排統計與督促等;負責處理畢業生生源信息增補、簽約違約、信息報送等就業常規事務;協助專職輔導員搭建就業信息共享平台,收集和分享最新招聘信息,攻克疫情中就業難問題;定期談話未簽約的畢業碩士,了解其就業意向和就業困難,實現有針對性地提供一對一幫助;協助專職輔導員組建疫情防控志願者團隊,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幹部的示範引領作用;協助專職輔導員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會議等。
疫情是一場無硝煙的戰鬥,如果說每個學生都在保持着對戰狀态,那麼輔導員一定是在‘瘋狂’戰鬥ING。作為助理輔導員,我們需要全天候待命,工作時間已經不分今天是否值班、是否上下班,每天都需要督促同學們每日打卡、量體溫、做核酸等,工作難度不大但需要落細落實,特别是對學生的信息統計需要反複核查,确保無誤。疫情最難的時候,熬夜已是常态,但正是在這樣緊張的工作中,我和學生們的感情更加親近了,也明白了如何改進和優化自己的工作方式,收獲頗多。”

袁妤萱(2003网站太阳集团助理輔導員):
“在長沙出現疫情之時,作為助理輔導員的我多次深入各樓棟宿舍向各年級同學傳達學校疫情防控要求,叮囑同學們非極其不必要不離校,但是在學校劃分為管控區的第二天淩晨四點,我以次密接者和時空交集者被轉運到酒店集中隔離,這是我離疫情最近的一次,自此我與專職輔導員開始了線上的工作交流。健康打卡、核酸檢測統計、體溫統計、信息報送成了日常防疫的常态化工作;挨個與校外住宿學生、未返校學生、紅黃碼等不同狀态的學生保持聯系和溝通成了我确保知悉和充分掌握學院每名研究生具體情況的主要任務。與此同時,借助線上會議向學生傳達疫情形勢及相關注意事項,利用學生疫情防控期間學習生活健康指南,充分發揮班級班長、導師團隊聯絡人、黨員志願者等各類學生幹部堅實力量,形成層層督導的防疫機制,保證了學院防疫工作的順利展開。
當然各種各樣的表格、眼花缭亂的表頭也常常把我弄得暈頭轉向,熬夜成為常态,但我仍然感到無比的幸福,因為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戰鬥,所有的湖大人都在一起。每每看到醫護者、老師、食堂阿姨等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時,我總是熱淚盈眶,他們讓我深深感受到什麼是初心使命,什麼是責任擔當,更明白了沒有生而英勇,隻有選擇無畏。'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我相信再黑暗的夜晚,也會有璀璨的星河。越是在這樣特殊的時刻,越能映射出人性的光輝。而這光輝的締造者,正是那些平凡的人民。願助理輔導員這光微而不弱,以充塞天地,燭照人間。”

謝依露(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助理輔導員):
“疫情封校期間,我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線上處理學生數據,處理學生所在地、核酸檢測等信息,上報學校數據等。這段時間,黨、政府、學校和老師們都特别關心大家的身心健康,導師也每天問候大家的學習和生活。能作為一名助理輔導員,參與管理疫情期間的事務,為學院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我還是很開心。同時我也認識到疫情期間更需要大家同心協力,志願者和工作人員真的太辛苦了,我們隻能做好本身的工作。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渡過難關。”

易凡(學工部學業發展與指導科助管):
“2021年7月-2022年1月期間,我一直在學工部管理辦負責本科生疫情防控工作,與校辦校醫院溝通聯動,同22個本科學院輔導員對接本科生疫情相關數據,後因學工版塊重新劃分轉到學業科。3月長沙疫情突發,我重新加入了疫情防控隊伍,協助辦公室老師做好每日數據4報(3次發校領導的信息和1次詳細表格)。我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協助彙總收集處理疫情防控重要數據,包括隔離人數、變碼人數、身體異常情況學生情況等;2.參與撰寫發布疫情防控有關工作方案和工作通知,及時督促提醒學院完成相關工作,保障工作順利、有序、平穩推進;3.完成疫情防控期間班主任隊伍宣傳推文,包括文稿撰寫、素材收集。展現班主任在疫情防控期間奮戰一線、關心關愛學生的優秀事迹。
我看到了淩晨兩點還在回複學生信息、解決學生需求的輔導員們,看到了從早到晚做核酸檢測的校醫院老師們,看到了冒着風雨搬送物資的後勤工作者,感受到身邊的老師與同學參加志願活動的樂觀與積極;更看到了疫情防控小組領導老師們不斷99+的消息,以及他們面對疫情作出決策時的果敢和勇毅。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我願承學府千年之傳統,展青春絢麗之英姿。求學問德行之精進,創湖大教科之榮光。在無數個平凡而偉大的他們身上,我也堅信2003网站太阳集团裡的愛意與希望總比病毒蔓延得快。”

楊鴻梅(校研會主席團成員):
“這段時間,我主要負責研究生會志願者服務召集聯絡,互助文檔值班、協調、溝通等工作。在封校的第一個淩晨我就被隔離了,隻能在線上為防疫工作盡一份力。還記得當時在救護車上看着淩晨4點的長沙,心裡不是滋味。和朋友調侃從來不懂得封校滋味的湖大,以這樣的方式開始了一段全員‘就地靜止’的生活。自嶽麓書院創建以來,我們屢遭磨難卻始終聳然屹立。如今,我們又一次見證了這座千年學府的曆史時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可無論哪時哪刻,這片土地從來都不缺乏守護者。記得我在互助文檔裡留下的話:我們是可以一起扛過挑戰的人。希望我們都能在不如意的日子裡熠熠生輝,相信我們戰‘疫’必勝!“

張鑫彤(送餐志願者、大掃除志願者):
“3月26号,學校突如其來的一條通知讓大家停下了腳步,我們的學校受疫情影響進行了集中管控。在疫情剛來的兩天,同學們雖然隻能待在宿舍,但是也十分關心學院、學校以及市區的疫情形勢,所以大家在宿舍也是心急如焚。學院和學校在極短的時間内部署了全校的核酸檢測。為了保障同學們的物資需求,學校在各個園區設置了物資點。
為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報名參加了志願送飯服務。每天不等的點餐數量和陰雨連綿的天氣,3月底的那幾天屬實難熬。在食堂、送餐員和無數志願者的一次次努力下,我們将熱騰騰的早飯、午飯和晚飯準時送到同學們的手中。學院和導師都會每天關心大家的學習生活狀态;不同院系的同學們會經常宿舍樓群中寒暄;宿舍的同學們從剛開始的不适應到現在能一起學習和一起運動,我想這段時間的封校的這段時間讓大家彼此的内心距離更近了。在這段時間中除此以外,我還報名參加了宿舍樓層大掃除的志願活動。雖然隻是掃、拖地,清理蜘蛛網和擦拭門窗玻璃,但是我想在這緊張的疫情防控下應該也分擔了樓層打掃阿姨的負擔吧。
最後,我想跟疫情下所有辛勤付出的師生、志願者和管理叔叔阿姨們說一句:‘大家辛苦啦!’ 我們一起攜手靜待‘疫’霾散去!

劉美琳(黨員志願者、送餐志願者):
“因為有身穿防護服的大白、‘志願青’的學生志願者們、輔導員們、老師們、保安食堂師傅們的堅守,每天去做核酸的路上,不管是寒冷的雨還是清冷的月光,都變得有溫度了。
待在寝室的我也想做些什麼,于是報名了班級拿飯志願者(可可愛愛的名字)和黨員志願者,比起其他的學生志願者工作,我的工作算是輕松的了,中午提前去排隊等候着取學院的午餐以及提醒班上的同學按時測量體溫和反饋核酸情況,雖然不繁雜但也是一種服務了,所以幹得賊起勁。我們拿飯小分隊會保護好每一份午餐躲過大雨的浸潤,争取把熱騰騰的飯按時送到同學手上。‘大家在宿舍安心等着就好,我們帶着飯來啦!’
大家齊心協力共克疫情。
你看,陽光出來了。”
麻玲慧(送餐志願者):
“3月下旬,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校園的甯靜,所有教職工和學生都要求‘就地靜止’,住在望麓橋公寓的我們也不例外。吃飯,成了急需解決的大問題,雖然出現了短暫的慌亂,雖然沒有封校的經驗,但學校依然在短時間内就妥善制定了防疫方案。為保證每個學生正常用餐,減少感染風險,學校開啟送餐服務,志願者由每個學院的學生自願報名。消息一出,院裡的同學紛紛響應号召,我也是其中之一,大家輪流為訂餐的同學送飯,每個人都在這次防疫工作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起攜手共渡難關。我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隻有回不去的過往,沒有到不了的明天,被克服的困難就是勝利的契機。”
楚秋玉(黨員志願者、送餐志願者):
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身為教經管專業的學習委員,我充當了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的信息橋梁,協助老師進行線上督學,建立騰訊會議教室、收集學生反饋等。身為教經管黨支部的組織委員,我帶領我們支部黨小組開展了‘戰疫時不我待 堅持就是勝利’的主題活動,科普防疫知識。作為一名共産黨員,我主動加入我院黨員志願者,提醒同學堅持日常體溫檢測,按時打卡,報名了該志願者後,我再也不會忘記打卡了,也提醒了周圍同學。同時,我還報名了望麓橋派餐志願者,在課餘時間,幫助同學領取盒飯、分發盒飯,為有課的同學提供後勤服務工作。
4月2日下午,我報名參與愛校衛生大掃除活動,負責打掃望麓橋3棟2層,清掃了走廊垃圾、地闆、窗戶等,也收到了勞動帶來的快樂。”
王藝霖(南13舍志願者):
“隔離時我常想,能做些什麼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于是當招募志願者的通知發布後,我便報名參與了五食堂維護秩序與‘紅雨’大掃除的志願工作。無論是重複了無數次的‘同學,請出示健康碼與校園卡’,與‘同學可以幫忙買份飯嗎’-‘沒問題’的對話,還是穿着沉悶厚實的防護服進行了兩個小時的清掃,我感受到的除了身體的勞累,更多是心中滿滿的幸福與感動。看過了這麼多聞訊請戰的醫護工作者、各崗位的教師職工、學生志願者們的感人事迹,當我親身經曆了抗疫工作後,才更加清楚他們的付出意味着什麼,我們的安穩生活從何而來。艱難方顯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有幸能與君同行,共侯春光至。”

麻芙蓉(南13舍志願者):
“疫情洶湧而至,學校不得以緊急實施校園封閉管理。昔日繁鬧的校園一下子變得靜谧,僅留下了長長的核酸檢測隊伍。在校團委的疫情防控号召下,我積極加入了南校區防疫志願者隊伍,以期為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值班站崗,貢獻一份微弱力量。在此期間,我與舍友參與了食堂秩序維護志願活動,指引同學們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間隔一米有序取餐,協助維護用餐秩序。同時,為了便利後保部物業工作人員樓棟消殺工作,在團委的安排下,我與十幾位志願者一起參與了愛校衛生大掃除‘紅雨行動’,化身‘大白’,開展南13舍的衛生清掃工作,用自己的汗水與行動用心為同學們服務。服務期間,間或有同學送來了水果和零食,非常開心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今天迎來了學校第十輪疫情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的好消息。我始終期盼着待疫霾退散,與二三好友閑時登山賞花,觀麓山南路的熱鬧煙火。”

感謝這樣一群可愛可敬的人,是他們在無數個時刻,為學生們解決問題,更新表格數據,維護校園秩序;是他們在風雨中冒雨前行,隻為及時給同學們送上熱乎的飯菜。他們甘願付出,隻為照亮他人,為他人提供便利,因為他們知道,隻有攜手并肩,才能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這樣默默付出的人,向每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