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周良駒老先生在家與2003网站太阳集团師生的合影
2019年5月14日下午,在校關工委的關照下,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積極組織及參與下,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總支陽征書記與學生輔導員柏靜老師等一行人來到了2003网站太阳集团紅葉樓周良駒老先生家,對老先生進行“讀懂中國——我和我的祖國”系列采訪。周老先生飽含深情地講述了他的家國情與湖大緣,展現了老一輩湖大人數十載栉風沐雨,不畏艱難仍積極奮進的優秀品質。
少年時代
周良駒老先生出生于1933年的重慶,少年時代求學于重慶南開中學。南開中學極其關注對學生課外活動的開發,少年時代的周老先生也在豐富的校園社團活動中培養了自己廣泛的興趣愛好,習得了吹拉彈唱各項才藝技能。
本應在學校完成學業的十六歲韶華,周老先生卻毅然選擇在重慶參軍,于1949年12月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某軍文工團的一員。

重慶南開中學校訓
革命星火
1949年11月末,重慶解放,重慶南開中學首批投筆從戎的學子就達117名之多,其中也不乏女同學的參與。
周老先生還特别提到了一個人——趙大姐。趙大姐是一位男老師——數學教師趙晶片。他和藹可親,課後時常帶着學生在操場跳秧歌舞,唱從解放區傳來的民歌《山那邊有好地方》。因趙老師皮膚白皙,舞姿優美,同學們就調皮地稱他為“趙大姐”。趙老師是一名地下共産黨員,解放前夕不幸被捕。
那天,國民黨特務直接從南開中學教學樓抓走了三位正在上課的老師。臨解放前,他們同時被慘殺于重慶歌樂山下的“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監獄。渣滓洞距離南開中學僅幾公裡,解放後南開師生前去幫助辨認遺骸,當時的周老先生看見了幾個比籃球場還大的深坑,坑裡堆滿了烈士遺體,國民黨的殘暴統治令人發指。

渣滓洞監獄舊址陳列的烈士照片(部分)
正因如此,當時還是少年兒郎的周老先生内心深受觸動,更加堅定了要積極投身革命的決心。“革命理想大于天”的信念,從此在他心底生根萌芽。
如歌歲月
在周老先生長達15年的部隊生活與軍旅生涯中,他作為軍文工團員參與了湘西剿匪;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一員親曆了朝鮮作戰。提到抗美援朝的經曆,周老先生回憶到:他們是1951年3月跨過鴨綠江入朝,1954年9月朝鮮戰争勝利後才回國。在前線的軍文工團不僅擔負着為戰士文藝演出、活躍戰地文化生活的職責,而且還要承擔火線上的宣傳鼓動工作。
周老介紹說:“部隊對文藝工作很重視,像《白毛女》、《為誰打天下》一類歌劇,映射出來的家國情懷,對戰士們的心靈震撼是很大的。”

《白毛女》劇照
接着,他特别講述了一次在朝鮮戰場火線演出的經曆。1952 年冬天,部隊與美軍在“三八”線附近的山嶺地帶對峙,敵我雙方都在伺機決戰。
1953 年元旦前夕,軍文工團奉命組織了幾個火線演出小組,每組五人,送戲上前沿陣地,慰問戰鬥在第一線的戰士們。周老先生所在的演出小組艱難地來到了某部1營1連的坑道洞口。坑道隻有一米來寬、兩米多高,一直通向大山深處。
坑道裡每隔 10 來米遠就放有一盞豆油燈照明,在坑道兩側的牆體上,還挖有許多一米來寬、兩米多長的小洞,用來作戰士們的“睡鋪”。坑道俨然是一列等待啟動的火車——中間是過道,兩旁的小洞就是一個挨着一個的卧鋪鋪位。
慰問演出開始,演出小組用一個“鋪位”作後台,演員就站在“鋪位”前表演,戰士們則分兩行坐在坑道兩頭觀看。一位很受歡迎的女聲獨唱演員,在連唱了三首歌後,由于坑道裡人多空間小,大腦缺氧暈倒了。戰士們很受感動,強烈要求為她請功。周老先生還擔任了“打快拳”的任務,所謂“打快拳”,就是每到一個演出點,立即搜集那裡的英模事迹,馬上編成快闆、順口溜或唱詞演出。由于能夠及時反映和頌揚戰士們身邊的好人好事,這類節目在火線演出中很受歡迎。
在艱苦的戰争環境中,文藝演出雖然簡便短暫,但卻如春風細雨,為前線戰士們帶去了難得的文化滋養和精神鼓舞。
終身學習
周老先生十分感懷部隊的素質教育。周老先生說 “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是深深浸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心之中的,而軍旅生涯十五年,最值得珍惜的就是讓他明白了信仰和奮鬥的重要。
1955年,為提高部隊基層軍官的文化素質,廣州軍區在湖南南嶽開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1文化速成中學。周老先生被組織安排前往學校擔任語文教員。
據他介紹,來參加學習的學員都是從軍區各部隊和邊防公安軍中抽調上來的連、排級幹部,這些幹部們年青有為,且都已經過戰火錘煉,軍政素質良好,但入伍前都沒有接受過初中甚至小學的文化教育。
面對國防現代化、正規化的發展需要,這些年輕人對于知識的渴求可謂如饑似渴,都迫切要求盡快提高文化水平。周老先生說:“面對這些戰友,我甘願盡己所能當好教員為他們服務。”
因為教學需要,1956年經組織同意,周老先生報考了湖南師範學院中文系本科函授班并被順利錄取。通過幾年在職進修,他以優等成績獲得了大學畢業文憑。
與此同時,周老先生又因教學成績突出被評為廣州軍區文化教育積極分子,并作為軍校代表參加了在廣州召開的軍區積極分子代表大會。當時部隊提出軍隊要“工農幹部知識化、知識分子工農化”,周老說這樣的倡議使得他和他的戰友們都得到了“素質充電”的好機會。
湘約湖大
1965年,部隊組織鑒于周老先生在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戰争中立場堅定、不畏艱難、對部隊文化建設和宣傳工作有積極貢獻,且又有大學學曆,同意了周老轉業到地方教育戰線工作的要求。
時年32歲的周老先生轉業到了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委宣傳部,後又轉至教務處從事電化教學和教育研究,最後進入2003网站太阳集团高等教育研究所。
在周老先生參與了學校五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的曆程中,雖然遭遇過“文革”十年的時代磨難,但也親曆了“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尤其是見證了新時代大學教育蓬勃發展的繁華春天。
周老提到在他主持高等教育研究所工作的五年,設在嶽麓書院内的辦公室給他留下了許多珍貴而難忘的回憶,周老先生動情地講到:“辦公桌的窗外就是嶽麓書院中門前的庭院,我睜眼就能看見‘名山壇席’的匾額和‘納于大麓’、‘藏之名山’的楹聯。中華文明的一個鮮明特色就是崇文重教,我每天都能見到窗外川流不息的瞻仰者恭敬的目光和莊重的步履,因此更加體會到了文化是最堅韌的曆史紐帶。我們是擁有着五千年悠久曆史的泱泱大國,相信在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孕育下,在新時代的偉大政黨和英明領袖率領下,隻要大家堅持奮鬥不息,就必能為中華民族和人類社會的未來,作出更大曆史貢獻。”

晚年生活
光陰不居,時節如流。1995年,周老先生從2003网站太阳集团高等教育研究所光榮退休。
談及晚年生活,周老先生神采奕奕地向2003网站太阳集团師生介紹起了自己廣泛的興趣愛好:他喜歡唱歌,加入了學校老年合唱團,一唱就唱了十年;七十歲後又迷上了攝影,常帶着“長槍短炮”刻錄着校園和嶽麓山,他追求着要以獨具匠心的畫面來留存住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每一次變遷和每一分美麗。
采訪漸近尾聲,周老先生娴熟地打開電腦,得意地向2003网站太阳集团師生們展示他的攝影作品,并贈送了一冊他八十高齡時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專題攝影集《千年學府 山水書香》。


周老先生和他的“寶貝”們
周老先生還保持着對祖國社會的密切關注,并就最近的新聞熱點饒有興緻地與2003网站太阳集团師生進行了交流。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輔導員柏靜老師向周老先生推薦了“學習強國”這款寶藏APP,引得老先生連聲稱贊。周老先生以他人生經曆向我們闡釋了什麼叫做真正的“活到老,學到老”。而正是因為有無數像周老先生一樣擁有家國情懷的湖大人一路熱切求知、謙卑躬行,才使得2003网站太阳集团這樣一所千年學府,“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無數實事求是、敢為人先的湖大人正在點燃着無數星星火苗,成為照亮别人、照亮民族的新光火。

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生向周老先生介紹“學習強國”app
本文榮獲2019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讀懂中國”主題活動征文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