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雲麓教育論壇第109期講座在培訓小樓502學術報告廳順利舉行。本次講座邀請到了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陳洪捷教授,作了題為“現代大學的突破:德國大學的理念與制度”的學術講座。胡弼成副院長主持,學院研究生及部分教師參與了此次講座交流。
陳洪捷教授的講座主要從德國大學産生背景,十九世紀德國大學的成就以及德國大學的理念和制度特點三個方面展開。德國現代研究型大學的出現有其曆史淵源,也有時代背景。海德堡大學(1386年),科隆大學(1388年)等大學是中世紀大學的代表,但啟蒙運動、現代科學的産生、技術知識的興起使得大學内部不斷變革, 哈勒大學(1694年)和格廷根大學(1737年)就是啟蒙運動的産物。普法戰争失敗後,哈勒大學校長提出在柏林建立新的大學,洪堡成為了柏林大學建立的關鍵人物。陳教授介紹了洪堡的大學思想和大學理念。19世紀的德國大學碩果累累,取得了很多科學成就。最後,陳教授總結德國大學的理念和制度主要有“研究型大學”、“研究所”“編外講師”、“學術自由”等特點,并一一作了解釋。
提問環節,陳教授對同學提出的問題,例如“如何看待中國古代的通識教育”“在中國傳統文化積澱的土壤上未來會不會産生引領世界的教育模式”“如何看待德國博士論文發表才能畢業的現象”等,耐心解答。陳教授信手拈來的博學知識,儒雅的風範給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同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熱情的掌聲中,本次講座圓滿結束。
陳洪捷教授畢業于北京大學,主要研究領域為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史、中德學術交流史等。受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馬克斯•朗克學會、洪堡基金會等機構資助,多次赴德國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研究。著有《德國古典大學觀及其對中國大學的影響》(2002、2005)、《中德之間——大學、學術與交流》(2010),主編《博士質量:概念、評價與趨勢》(2010)、《國外高等教育學基本文獻講讀》(2014)等書籍。現任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中國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教育評論》主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秘書長等職。


(劉藝 供稿)
上一條:雲麓教育論壇系列講座第一〇八期順利舉行
下一條:第三屆高等教育質量與評價高層論壇在我校舉辦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