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0731-88822454

【雲麓教育論壇第166期】劉雲杉:從拔尖的陷阱到掌控的反噬

發布日期:2024年07月02日  點擊量:

628日下午,2003网站太阳集团“雲麓教育論壇”第166期于銀杏樓102報告廳舉行。北京大學劉雲杉教授以“從拔尖的陷阱到掌控的反噬”為題作報告。此次講座由徐丹副教授主持,校内外師生積極參會,現場交流熱烈。

劉雲杉教授将理論與案例深度結合,從“搶一步,赢一路?”“效率原則主導下的套路”“目标導向下的自主學習者”“成功學的制度邏輯”“懸浮的管道”以及“掌控的反噬”六個方面展開講座。

搶一步,赢一路?劉雲杉教授認為,真正的教學應該是有深度、有秩序、有限度的,超前學習違背了教學論的基本原則,學校生活變成了優績訓練場,學生在重複的“套路”中變得倦怠,執着于尋找标準答案,這不利于學生心智的成熟。

效率原則主導下的“套路”是當前培養拔尖人才的“捷徑”,也是培訓機構與重點學校獲得利益的秘籍。劉雲杉教授指出,學習中的“套路”将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将複雜的工作标準化與程序化,尋找“最優解”與“唯一解”成為制度基因。由此一來,快速成長所塑造的“績優主體”熱衷于正反饋,缺乏創新性思維和認識複雜世界的能力,逐漸偏離了知識與教育的内在邏輯。

劉雲杉教授表示,目标導向下的“自主學習者”時常會陷入針對GPA(學分績點)的“囚徒困境”,這一群體内在價值虛無,既困于外部目标缺失,自主目的迷茫,又用“忙”與“盲”來回避“茫”。學習評價成為了學生掌控目标和文化表達的工具,評價既掌控學生的日常,又為學生所控制。

成功學的制度邏輯是怎樣的?劉雲杉教授通過教學大綱與課程标準的對比,指出課程标準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行為描述,其具有可理解、可達到、可評估的特點。從“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标準”,這一過程實現了從知識大綱到學習産出的轉變,并指向目标導向的學習。

結合教學經曆,劉雲杉教授發現學生在實現個人目标的過程中存在一條“懸浮的管道”。行進在這條“管道”中的學生更加重視運用策略性思維和元認知學習能力,通過選而不擇來保持自身的獨立與自由,通過“既要、又要、還要”的高階能力來迎合評價體系。

在人才培養方面,教育正經曆從培養“深耕的農夫”到培養“機敏的獵手”的轉變,但是在轉變的過程中卻出現了理應“競優”的創新人才培養陷入回避探險、害怕失敗的“競次”陷阱的教育現象。對此,劉雲杉教授将高效掌控管道中的高手比作“獵手”,認為相較于“農夫”以内心的熱情與對世界的信任投身并沉浸于學習之中,“獵手”具備較強的“适應性”的自我學習能力,在适應中遷移,在遷移中适應。然而,獵手成長于真實的制度空間中,雖長于遷移卻缺乏堅守的内在韌性,最終會在掌控目标的訓練中反被目标所掌控,遭到掌控的反噬。

在自由交流環節,蔣家瓊教授、袁建林副教授、霍少波老師、劉旭同學、黃志聰同學就“教師怎樣讓學生獲得否定性的力量”“教育評價的思考”“青年教師的教育焦慮”“教育研究者如何為學生尋找個人出口”以及“論文寫作流程”等問題與劉雲杉教授進行深入探讨,劉雲杉教授一一回應,進行深入闡釋。

講座尾聲,徐丹副教授對劉雲杉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由衷的感謝,她認為劉雲杉教授的研究真實地展示了當代精英教育的變化與特點。此次講座深入剖析了中國高等教育拔尖的陷阱和大學生對目标掌控的反噬,啟發大家深入思考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邏輯。

供圖:向琳芳 李春治

供稿:彭心力 李春治


上一條:【雲麓教育論壇第167期】宋瓊将、朱進傑:“世界的”教育研究與學術成長 下一條:【雲麓教育論壇第165期】史秋衡:大學學情規律與教育教學範式變革

關閉

Copyright © 2022 2003网站太阳集团2003网站太阳集团 版權所有
電話:0731-88822454 郵箱:jxtan@hnu.edu.cn 地址:長沙市嶽麓區2003网站太阳集团2003网站太阳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