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石中英教授談先秦時期儒家的仁愛思想及教育意義
石中英教授: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明遠教育書院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基本理論與教育哲學、基礎教育、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哲學等。在教育學學科性質研究、教育認識論研究、教育價值論和價值觀教育研究、教育改革研究等領域承擔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出版《教育學的文化性格》、《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教育哲學》等專著,發表學術論文150多篇。積極參與教育培訓和咨詢工作,為北京市、教育部和國家有關教育政策制定、評估提供專業咨詢意見。

11月9日下午,石中英教授應邀來我院作題為先秦時期儒家的仁愛思想及教育意義的講座。本次講座由副院長陽榮威老師主持,陽征書記、李震聲老師、袁建林老師及全院學生參與了本次講座。
在講座開始之前,陽榮威副院長對石中英教授進行了介紹,我院黨總支書記陽征書記鄭重授予了石中英教授《大學教育科學》編委的聘書。
講座正式開始,石中英教授首先講述了自己選擇先秦時期儒家的仁愛思想及教育意義這個主題的原因,而後切入正題,層層鋪墊,從前言、先秦儒家的仁愛思想、先秦儒家仁愛思想的批評、先秦儒家仁愛思想的教育意義以及結語這五個方面展開他的報告。石教授認為仁者即“愛别人,愛他人”的核心思想,讓聽衆們了解了仁者的真正含義。在談及先秦儒家仁愛思想的教育意義時,石教授指出仁愛是通向公正的道路,并啟示同學們重新反思現代社會和教育的價值取向。
講座尾聲,同學們積極向石教授提問,石教授通過列舉具體的實例,認真地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陽榮威副院長總結道:石教授講座的内容博大精深,同時又具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值得我們認真學習。講座在全體師生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供稿:謝志芬)